当前位置:首页>基层·乡村

河南舞钢: 土专家程建松和他“种”出的事业

时间:2022-04-08   来源:华夏文化宣讲团

没有高学历,没有豪言壮语,11个春秋,扎根在田野里,含辛茹苦的繁育推广安全优质小麦良种,郑麦369、平安11、金展369在去年病虫害比较严重、洪涝灾害双重袭击下,仍获得了大面积丰收,平均亩产仍在600公斤以上,最高亩产达700公斤。他就是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王店村农民程建松。

2.jpg

一片土壤,如果没有鲜活的种子,也无法孕育、涵养、收获满怀。4月7日,天刚放亮,程建松驾驶着高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,在绿浪如毡的高标准农田里,为小麦开展“一喷三防。”

“种子是农业的‘芯片’,保证小麦生长安全,春管是关键。眼下正是小麦白粉病、锈病、纹枯病的高发期,要及时喷药防治,我种的400亩小麦种子粮,两天就可普喷一遍。小麦扬花后,再浇上一遍灌浆水,去去杂,小麦就丰收啦!”程建松顾不上额头上的汗,不停地忙碌着。

程建松,今年60岁,中上等个儿,黝黑的脸上爬满了皱纹,却记录着他献身种子事业的艰难岁月。2011年,程建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,流转土地400亩,在全村第一个创办起鑫鑫家庭农场,并与舞钢市种子公司签订繁育小麦良种供种合同,担负起全市24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和推广。

种子种子粮,技术是关键。当时,程建松只有高中文化程度,但他不怕困难,拼命学习,读《小麦繁育育种学》、啃《作物育种基础知识》,同时还买了大量繁育良种学书籍,订了各种育种学报刊杂志。哪里不懂就跑到市农业农村局找老师求教,又到市农广校进修学习,先后拿到了大专文凭,市农艺师证书。“人因求知瘦,家缘买书贫。”但所有这些,他毫不顾忌,人虽瘦了,知识却丰富了,头脑充实了。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,他开始了繁育良种实验。首先引种了郑麦369、平安11小麦种子,进行繁育实验种植。

程建松白天搞繁育,晚上看书学习。种麦时,他严把农用物资关,直接到施可丰化肥厂和大农药厂家购进化肥、农药等。播种时,他配方施肥,深耕、细耙、播种,环环相扣,一丝不苟。在麦田管理上,他按农时,科学管理。小麦出苗时,他不断下田查看,是否缺苗断垅,迅速补救。麦苗返青时,他不顾寒冷追肥、浇水、拔草,麦子拔节时、抽穗时,他常常蹲在麦田里,观察麦子生长情况,开展“一喷三防”。麦子扬花、成熟时,雨后田地湿度大,闷热无比,不知名的蚊虫贴在满是汗水的脸上,太痒的时候,程建松才会用手去拍,蚊虫就黏糊糊的一动不动了,偶尔再挠下满是红疙瘩,但他仍然坚持去杂、浇灌浆水。每一颗麦苗,每个叶片都倾注着他的汗水和心血。

465862208_副本.jpg

不经一番风霜苦,哪得梅花扑鼻香。经过科学种田,精心管理,程建松收获的麦子金灿灿,颗粒饱满。在去年的大面积病虫害、洪涝灭害面前,他繁育的郑麦369、平安11、金展369小麦,平均亩产600公斤,最高达到700公斤,为国家和百姓提供了大量安全、高产、优质小麦良种。10多年,他先后为国家繁育推广安全高产小麦良种550万斤。

一颗种子,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就无法成长、开枝散叶。如果程建松是那棵种子,他所在的家庭农场,就是他扎根的土地。他不仅种好安全种子粮,还把触角伸向千家万户百姓家。近年来,不论那家麦田出现病情,他都马不停蹄的钻进麦田现场科学指导。4月正是小麦拔节抽穗的时候,尚店镇一场春雨后,大片绿油油的麦田随风轻拂,程建松不顾疲劳,来到农民杨建军家麦田,现场指导帮助喷药治虫。难怪杨建军感动地说:“俺家的小麦,从种到收,都是老程技术指导的,去年亩产1100多斤。这样的小麦专家、农艺师俺欢迎!”

春风徐来,春耕春管,一片繁忙。程建松为了大地的丰收,奔走在舞钢大地、田间地头,在他身后有千万双求知、求技的眼睛,肩挑担子自知重。
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近年来,舞钢市狠抓粮食安全生产,先后打机井586眼,建起高标准农田13万亩,达到旱能浇,涝能排,实现了夏粮、秋粮双丰收。“粮食特别是小麦多年实现高产稳产,除了出台了很多惠民利民政策,我们还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科技队伍,深入田地头,现场技术指导,极大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,像程建松这样的种粮大户举不胜举。目前,全市种植粮食作物50亩以上农户就有444户,他们引领群众科学种田,机械化管理,成为丰收大地的主力军。”舞钢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全州说。

( 倪申 张琴  古国凡 杨浩放)

(责编:芦明)


早报融媒矩阵分发平台 投稿邮箱:rmrbncq@163.com